第65章(1 / 2)

但他只记得最简单的方子啊,或许还比不得如今的技术。

该从其他地方下手,钢就不错宣和伏案提笔写了许久,户部打杂的小吏已经送来了午膳,宣和看了一眼没什么胃口,自己出了门,往摘星楼去了。

摘星楼不在皇城内,宣和到时已经饿得两眼昏花,好在他是东家,没一会儿,精致的席面便已经摆好了。

掌柜地在一旁恭敬地候着,随时准备汇报店里的生意,宣和却没问这个,而是说,近来京中可有什么流言。

说是流言,其实就是八卦,摘星楼的客流量大,有时候还真能知道些奇奇怪怪的消息。

掌柜的经营着这样大的客栈,自然是有几分能耐的,知道他要听什么,只是这一次却有些为难地着他,宣和奇怪:怎么?

有什么不能说的?

掌柜低声道:有些流言,是关于圣上的。

谢淳?

宣和放下筷子,示意他说。

传言道圣上命中带煞

宣和走出摘星楼的时候脸色不大好看,他很清楚,流言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,定是有人在后头推着。

谢淳多半是知道的,但他没管,许是不在意。

他不在意宣和在意,若单纯地编排谢淳也便罢了,左右是他的事,谢淳不管他也不会插手,偏偏带上了他最爱的两个人。

说先帝与太后是被谢淳克死的?

宣和越想便越生气,出了摘星楼便往王府去,他自去岁入宫就极少回来,如今王府大门上挂的牌匾已然换成了秦王府。

府内按规制重新修缮过,愈发奢华,宣和却没心思看,叫了林安来问话。

半盏茶的功夫他已经猜到了是谁,冷哼一声:去给宫里递个话,今儿不回去了。

林安领命而去,宣和坐在厅内,神色晦暗不明。

百里汇不在府上,晚膳时才同白修远一道回来,宣和叫了他们来一同用膳,用完膳就提了鞭子叫上百里汇出门了。

白修远跟林安打听这是出了什么事?怎么看着,王爷像是要去找人打架。

宣和确实是要去打架。

谢润听门房来报,闻宣和来了,便亲自出来迎,远远的就瞧见他气势汹汹地走来,一打照面,宣和更是兜头一鞭子。

谢润后退一步避开:你

话未尽,又是一鞭子,这一次他就没那么好运了,擦到了脸颊,留下一抹红痕,火辣辣的。

谢润脸上彻底没了笑意,眼中带了几分阴翳:宣弟这是何意?

你猜?

谢润抬手抹过脸上的血丝:我以为宣弟同我一样

看来你是不知道了。

他扬起鞭子,眼看着又是一下,这一次谢润有了防备,将鞭子末端抓在了手中,没教他得手。

虽说徒手接住鞭子也有些疼,到底是比打在脸上要好得多,宣和自知没有他的力道,便也没有继续。

谢润,管好你手底下的人,每日去娘娘磕头。

他是王爷,送一送太后是应该的,但他不是皇帝,太后也不是他生母,过了二十七日,他是不需要守在灵前每次上一炷香都磕头的。

有些话不用明说,他们都明白宣和在说什么。只是谢润有些疑惑,他做事向来谨慎,这次也一样,自认没有落下什么把柄,宣和是如何知晓的。

宣弟何出此言?

宣和看了他一眼,懒得跟他卖关子:我是没有证据,但是除了你还能有谁?

谢润也没想到他那么不讲道理的。

他又开始笑了,不知是嘲讽还是劝告:你们若真是兄弟,你这样帮着他还好些,这种关系,你以为能有多长久。

宣和嗤笑一声,不以为然:那也是我的事,与你何干?

他上下打量了一眼谢润倒是替谢淳说了句话:他比你长情,毕竟论薄凉,这世上也没几个人能胜过三哥你。

谢润已经收拾好了情绪,宣和这样说他,他也不恼,反问道:是长情还是执念?

执念也好,长情也罢,左右能叫他记挂着便是我的能耐。

谢润愣了愣,他最初以为宣和是被迫的,宣和那样的性子,若是被迫,定然是要记恨的,他才会这样笃定宣和会站在他这一边。

今夜宣和上门,他才知道自己错了,宣和对谢淳有情,才会这般护着他。

但现在看来,或许他又错了。

宣和未必无情,只是也算不得多深情,至少不是情根深种,被人卖了都不知道的,他们二人之间宣和才是主导者。

这样一来他今日上门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,谢润暗道失算。

不知为何,他心绪反而平静下来,大约是因为谢淳虽赢了他,却没赢过宣和。

是我疏忽,我自去向娘娘请罪。

宣和不是旁人,别人会顾忌颜面,顾忌身份,他不会,他是真的会撕破脸,眼下既然认定了是他做的,即便不是他也只能暂且认下,道个歉,勉强达成和解。

第二日谢润依言去宁寿宫磕头上香,一出来就被守在外头的太监带到了养心殿。

从养心殿出来他还有些恍惚,亲王无召不得离京,身份越高,限制越多,尤其是他们这种曾经同为皇位继承人的,多半是要受皇帝忌惮的。

得帝王重用兄弟不是没有,多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,他和谢淳显然不是,但现在,谢淳敢给他放权叫他出京,不知该说是知人善任还是自信他先不起什么水花。

不止是他,老六如今也还在工部,谢淳登基以来,老大也做了不少事,不止是他们宗室之中能做事的谢淳似乎都愿意给机会。

虽然都只是临时的外派没有具体的官职,也算是一个信号。

从武帝开始,皇帝对宗室都是打压的态度,谢淳这不能说是多支持,只是看他用的人,也没有再刻意打压了,倒是有点不论出身的意思在。

这些宗室子弟最大的好处就是身份够高,派出京去多少让人忌惮些,做起事来也方便。

谢润思索了一番,不得不承认,谢淳比他要大胆许多。

也不得不承认,老七才是最像先帝的人,于情之一字,亦是如此,想想当年的贵妃,再想想如今的宣和,谢润摇了摇头,谢淳将来怕是要慈宁宫宗室过继皇子了。

四月,太后送入殡宫,宣和终于问了一声:娘娘是如何走的?

青鸾早知道他会问,轻声道:用了无忧。

宣和想,这小说中的毒药,名字都很好听,无忧,人都不在了自然无忧。没有什么毒药是全然没有痛苦的,无忧大约算是最平和的一种。

没有受太多苦。

青鸾说完便跪在地上等候发落,宣和却摆摆手叫她起来,没有追究。

宫妃自尽不知道多少人要陪葬,这还是太后。

也正因为是太后,谁都知道这是她自己的意思,追究起来也没什么意义。

想明白了之后,宣和比谁都通透,该做什么做什么,白天大多在宫外,大部分时间在户部,偶尔去各家铺子上转一转。

宋、鲍二人都叫他派出去了,京中便只有他自己多看顾。

最新小说: 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 皇后娘娘别乱来,您是陛下的女人啊! 大靖风流赘婿:开局被女将军偷听心声 大秦龙婿 晋血山河 重生明兰,这次不留遗憾! 北宋:我成了赵佶 花豹突击队 火枪洗明路 世子风流!你管这叫嚣张跋扈?